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

2023-02-13 08:06:16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一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入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系统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大会召开的时间节点和时代背景非常重要而特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特殊的时间节点和时代背景,往往赋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重大而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看,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党的历史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我们党成功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又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讲,从一个百年历程迈向新的百年历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必定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新时代历程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新时代走过第一个10年、进入第二个10年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于在新时代进入第二个10年的关键时刻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全党全国人民充满期待、寄予厚望。从国际来看,党的二十大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加剧动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党如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不仅关系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也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党的二十大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同志继续担任党的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确保党的核心和指导思想长期稳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

 

  第三,党的二十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比如,提出了“两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刻阐明了党的理论创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突出强调了科教兴国、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并分别进行部署;等等。这些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四,党的二十大科学回答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系统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党给出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两个长期存在”、“两个永远在路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重要思想;提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重大举措。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展示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对于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以党的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二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会报告的灵魂和主旨。领会好大会主题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准确领会大会精神特别是报告的精神非常有帮助。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大会的主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都依此惯例,在报告的开头郑重提出大会的主题,旗帜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党在新的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党的二十大主题不仅高度凝练、言简意赅,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政治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关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强调的是“旗帜”和“思想”问题。旗帜就是方向,思想就是行动指南。开宗明义亮明党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要郑重宣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第二,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强调的是党的基因和血脉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恪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关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强调的是精神状态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保持定力、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旺盛生机和强劲活力。

 

  第四,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强调的是奋斗目标问题,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五,关于“团结奋斗”。在以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更多强调的是努力奋斗、不懈奋斗。首次在大会主题中强调团结奋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反复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才能胜利,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奋斗才能成功,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坚决维护全党团结统一,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三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三个务必”,与毛泽东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两个务必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加强作风建设、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鲜明立场,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

 

  第一个“务必”,强调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6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完整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大提法,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第一个,就是要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个“务必”,强调的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对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继承。19493月,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0多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两个务必,经受住了取得全国政权和长期执政过程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和困难风险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重申全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是要激励全党同志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第三个“务必”,强调的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经验,也是夺取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伟大胜利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提出,全党同志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向全党发出了敢于斗争的强烈信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新时代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在新的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随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特别是要有效防范化解可能迟滞甚至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就是要激励全党全社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完全可以相信,新时代的“三个务必”,必将如历史上的“两个务必”那样,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的鲜明标识。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四

为什么说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对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的客观评价。从以往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过去5年工作的总结评价来看,党的二十大对过去5年工作的评价是非常有特点的,两个极不准确地勾画了过去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第一,关于“极不寻常”。这主要强调5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遭逢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碰撞。这样的国内国际大背景,决定了这5年我们肩负的使命任务是极其艰巨繁重的,面临的复杂严峻局面是超乎寻常的。一方面,我们必须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勇于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现在看,这两方面我们都做到了,但过程充满艰辛。5年来,巨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不仅有风高浪急,更有惊涛骇浪。比如,从2018年春开始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到2019年香港发生的修例风波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印边境冲突,再到2022年春发生的乌克兰危机,以及几年来西方势力在很多领域制造的一系列事端,特别是美国国会领导人窜访我国台湾引发的台海局势紧张,等等。这些风险挑战一个接一个,哪一仗都不好打,哪一仗打不好都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党中央对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早有预料、早作准备。党的十九大就明确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问题,强调面对风险挑战,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遏制打压,我们要保持定力,骨头要硬,腰杆子要挺直,决不能腿肚子发软,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迎难而上,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战胜了一个接一个重大挑战,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力维护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大势。

 

  第二,关于“极不平凡”。这更多的是指我们取得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联系5年来我们面对的形势比过去更加严峻复杂,奋斗历程更加艰辛艰苦,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5年来的奋斗成就来之不易、极不平凡。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五

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与以往几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5年的工作没有分领域进行总结,而是用两段话简要概括了5年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的重点工作、办成的大事要事、应对的重大风险挑战,把重点放在总结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亮点。这样的谋篇布局,既兼顾到党的十九大以来5年党领导人民所做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突出了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伟大变革及其重大意义,而且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认识,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意志和斗志。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5年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7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的报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既定的战略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5年来党和国家办成了一系列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这些大事要事,有的放在过去5年工作总结当中,有的放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当中,要贯通起来看。比如,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等等。这些大事要事,既是过去5年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也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5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挑战。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成功应对这些重大风险挑战,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超凡的领导能力、决断能力、战略定力,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六

为什么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的“三件大事”是历史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只有充分认识这“三件大事”的历史性意义,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及其深远影响。

 

  第一,走过漫漫征程,历经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是党和人民的光辉节日。百年功绩光耀千秋,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2021年已走过百年光辉历程,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必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必然。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努力,在20世纪末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历史性胜利,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这“三件大事”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七

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1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6个方面。

  一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四是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五是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六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七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八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九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十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十一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二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十三是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十四是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十五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十六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八

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明确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还不到位;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金融等领域还有不少风险需要防范化解;全面深化改革仍需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社会文明程度尚需提高,高品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繁重;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还不完全适应;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国家安全领域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从党的建设方面看,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不时抬头;有的领导干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自觉、不坚定,贯彻落实停留在口头上,或不顾实际盲目蛮干、乱作为;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充分肯定成绩、敢于正视不足,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对人民担当负责、勇于自我革命的体现。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来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任何人都无可否认;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绝不回避掩饰、讳疾忌医,而是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清醒头脑和坚决态度,始终保持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强化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好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九

 

为什么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重大论断,以宏阔的视野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大意义。对此,可以从4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新时代的革命性锻造中,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在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中,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励感召下,在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考验的过程中,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14亿多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迸发出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的巨大热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发展实现历史性大跨越。1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四,在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发展的成功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坚持胸怀天下,提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倡议,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新安全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之,10年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十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能”、“行”、“好”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00多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功开创、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既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党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的,我们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

 

  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十一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应对其主要内容准确把握、理解到位。

 

  第一,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这一重要思想博大精深,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此基础上拓展为“十个明确”,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充实。这“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把握住了“十个明确”,就掌握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深入领会“十个明确”,还应与“十三个方面成就”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十三个方面成就”,就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

 

  第二,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坚实的支撑,在实践上也有科学布局和顶层设计,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对我们党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了整合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三,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联系起来学、贯通起来学,准确把握其基本观点、核心要义、科学体系、根本要求,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泰兴二高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十二

如何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揭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运用其科学真理解决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进行民族化和本土化,成功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进程。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植根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借鉴《礼记·礼运》中关于古代小康社会的描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有力凝聚和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奋斗热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中,鲜明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作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2021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是创造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结合时代要求提炼概括出许多重大创新理念和思想。比如,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借鉴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治国理念;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吸收借鉴了任人唯贤、选贤与能、正己修身、以德为先等古代吏治思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吸收借鉴了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传统邦交之道;等等。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三,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面对的风险挑战复杂严峻,给我们党治国理政带来新的考验,也给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方面,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际,深入研究回答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通过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充分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与时俱进,展现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